
Mission Cornor
宣教的呼召

信經第二段為宣教定調
劉孝勇院長
本季季刊依照過往的慣例,希望能更專注於宣教的和討論和議題。近年來,大家喜歡用宣教、傳教、差傳、傳福音、使命、宣教的使命來看mission這個概念,這個英文字從拉丁文的原意裡來說,其實就是差遺或被差遺的意思,然而單從其概念或翻譯來說,能真切反映聖經對相關記載的意涵嗎?一個有趣的現像是英文譯本中的 KJV (1611) 和 ASV (1901) 都沒有使用 mission 這個字,而根據這兩個版本改譯為現代英文的 NKJ 和 NAS 都用上了這個字。 其實,「宣教」這個被大家普遍使用的中文翻譯的確很模糊,容易造成誤解。首先,宣教的「教」是指教會,還是基督教?若是基督教,是泛基督教陣營中的哪個基督教(天主教、更正教、東正教、異端等等),這些正式名稱裡不都有 Christian 或 Christianity?其次,所謂宣教,必有所「宣」,所宣的內容到底是什麼?宣教是宣傳基督教的組織、聚會、活動、教義、教導、教會,還是基督教的歷史或其豐功偉績?使徒保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宣教的絕佳定義和方向,他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,很清楚地提到—「我們原不是傳自己,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,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。」 (林後四5) 不管我們怎麼定義或形容這件事情,宣教不是什麼別的,它就是道道地地,不折不扣地—「傳基督耶穌為主」,這是福音的核心及內涵。
使徒信經的第二段,也唯有第二段談到聖子之處,有這樣的信仰宣告:「我信耶穌基督,上帝的獨生子,我們的主(拉丁文: Dominum nostrum)」。馬丁路德在1529年曾經出版他的《大問答》,其中解釋了信經的第二段並誠懇地呼籲世人:「願此條道理總結為:『主』這個字正是『救主』的意思,就是將我們由魔鬼歸回上帝,由死亡歸回生命,從罪惡歸回公義,現今在那裏保存我們。這條道理其餘各部分,都為證實解明這救贖,如何與藉甚麼產生—即基督為代付贖價,要冒多少危險和犧牲,為獲得我們處在祂的國度管理下。」 這段寶貴的敘述,難道沒有幫助我們為宣教定調嗎?信經第二段的宣告,難道不是一直在導引著我們,讓我們檢視現在的宣教工作、方向、和目標?保羅所處的環境和我們的現在比起來,恐怕險惡及困難多了,異教異端充斥在各處,基督徒人口不但是社會少數中的少數,而且常常遭到逼迫。保羅當然知道宣教(mission)這個字,但沒有使用它,他用的是傳揚:「我們傳揚(kataggellomen)祂,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、教導各人,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 神面前。我也為此勞苦,照著祂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。」(西一28-29) 這位外邦人使徒的傳揚,是有中心焦點的,毫無疑問地,這中心焦點即—「耶穌基督是主」。
1 萊特(C. H. Wright)在《宣教中的上帝》一書中,提到「某些宣教理論只強調mission一字的『根源』—拉丁文動詞mitto,意指『差遣』。根據這些理論,這字的主要意思在於差遣或被差的行動。我對這些理也感到不滿。同樣地,這不是因為我懷這主題在聖經中的重要性。我只是認為,若單從『差遣』的角度來定義宣教,必然會把聖經教導的其他許多層面,排除在我們的相關資源清單之外;而這些層面是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我們對上帝的宣教,以及我們自己的宣教工作的理解。」(《宣教中的上帝》,萊特著,李望遠譯,台北:校園書房,2011年6月版,3頁)
2 NAS=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(1995),這個版本出現mission的地方有: 撒上十五18、20,徒十二25。NKJ=New King James Version (1982),這個版本出現mission的地方: 撒上十五18、20。有趣的地方是這兩個版本用mission來希伯來文的 derek (道路),這是採取意譯(改寫)的方式,來進行翻譯。
3《協同書》,李天德譯,香港: 路德會文字部,2001年4月版,371頁。
本文取自於北美華神季刊 148 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