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資介紹
喜愛旅游、讀書、舞文弄墨
包兆會博士
Dr. Peter Bao, Ph.D.
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 教牧博士科副主任、兼任教授
主授:
卡爾·巴特神學;基督教與中華文化;當代中國教牧問題、挑戰及策略;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中國神學家研究
學術研究:
專長領域:基督教與中華文化、系統神學、生態神學、比較神學、卡爾·巴特、托馬斯·默頓
研究方向/興趣:基督教與中華文化,漢語神學,跨學科整合
個人簡介:
包兆會老師,前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(2003-2023)。曾任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研究所訪問學人(2009/5-8),杜克大学神学与艺术中心雅歌文艺奖评委(2020)。積極參與基督教與中華文化對話,其《生态神学视野下的卡尔·巴特神学与道家思想中的自然》獲台灣周联华牧师纪念基金会神学研究奖(2022 -2024),《托马斯·默顿的<庄子之道>研究》獲国际托马斯·默顿协会香农奖学金(Shannon Fellowship)(2019-2020 )。現任本院教牧博士科專職老師及教牧博士科副主任。長期參與教會的牧養與教導工作。妻子是亚凯迪亚罗省基督教会國語堂牧師。
學歷:
- 哲學博士候選人(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,2022— )
- 神學碩士(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,2020)
- 文學博士(南京大學,2001)
代表著作:
- 「時間的話語」(靈修集), 美國大激流: 普世佳音, 2024
- 「繆斯与上帝的相遇:基督宗教文艺研究論文集」,台湾: 花木兰出版社, 2023
- 「莊子生存論美學研究」, 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,2004
- 主編「漢語光與鹽文叢」(五冊)(北京:九州出版社,2019)
期刊論文:跨學科的神學研究
- 「托馬斯‧默頓〈莊子之道〉的產生過程」,載「基督宗教研究」2022年第31期,頁422-439。
- 「論非基運動中科學與宗教之爭的一個現象:神學的缺席」,載「華人教會神學研究」,2022年,總第1期,頁12-24。
- 「從創世記2:4-24看神的婚姻觀及其在世俗時代的意義》,載黃保羅主編《國學與西學:國際學刊》(漢英雙語半年刊)2017年第12期。
- 「庄子的鱼與耶穌的鱼——基于跨文化的視角比較」,載方勇主編:「諸子學刊」第十二辑,2015。
- 「論美學與神學的會通及其意义」,載曾慶豹豹主編「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」(A&HCI),2014年,總第十五期,頁131-151。
- 「論汪維藩的靈修特質」,載中國神學研究院主編:「更夫志,赤子心-汪維藩思想與事工研究」,香港: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5。
- 道家、道教對基督教的啟發」,載楊彗林主編“基督教文化學刊”第25期,2011年秋,頁134-150。
期刊論文:基督教文學藝術研究
- 「倪柝聲贊美詩的文學特質與思想」,載「薪火相傳百年紀:倪柝聲創立聚會處百周年紀念會議論文集」,台北:基督教文藝出版社,2024年,頁137-155。
- “Christian Poetry in (Tang to Republic) China,”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Bible in China, Edited by K. K. Yeo,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2021,333-345。
- “Christian Poetry and the Bible in Modern China,” Co-authored,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Bible in China, Edited by K. K. Yeo,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2021,347-361。
- 「吳歷的基督宗教信仰對其文學創作的影响」,「神學美學」第6辑,2018年。
- 「〈聖經〉文學與中國化圖像——訪畫家何琦」,载趙憲章主編「文學與圖像」(第一卷),江蘇教育出版社,2012年。
- 「當代靈性詩歌對漢語寫作的貢獻及存在的問題」,载楊劍龍主編「靈魂拯救與靈性文學」,新加坡青年書局,2009年2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