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華人教會史
Overview
Overview
課程介紹
1807年馬禮遜進入中國,從此開始了中國近代教會的歷史。本課程以追蹤這個歷史為主線,回顧並檢視這二百來年的中國教會發展。作為外來宗教,基督教進入中國的第一個百年,在馬禮遜的倡導下,以翻譯聖經為主導,稱為中文聖經翻譯運動。進入第二個百年之後,出現了三化運動(本色化、本土化、處境化)。本課程在設計上,一方面,我們要討論中國文化和政治環境對教會發展的影響,如鴉片戰爭、大平天國運動、義和團運動、五四運動、非基督教運動、抗日戰爭、共產主義運動等等事件和教會生存及發展的關係。另一方面,我們將深入分析教會的自身發展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,如從馬禮遜開始的百年聖經翻譯活動、和合本聖經的出版、三化運動、倪托聲的小群教會、以及1949年之後的教會發展。考慮到北美華人教會深受這個傳統的影響,我們也將在這個思路中追蹤北美華人教會的發展。